年輕人不愛看電視,海信電視的“客廳霸權”該如何續命?消費
海信電視憑借技術創新和全球布局,穩居100吋電視市場首位,但面臨行業飽和、競爭激烈及替代品沖擊的挑戰。
海信電視作為中國頭部家電品牌,近年通過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布局占據重要市場份額。
據全球權威市場調研機構Omdia公布的數據,2025 年一季度,海信系100吋電視出貨量占有率高達 56.71%,毫無懸念地穩居世界第一。這一成績意味著在全球范圍內,每兩臺 100 吋電視中就有一臺來自海信。
緊接著,6月20日海信視像發布的 618 戰報更是令人振奮,海信系電視以全渠道銷量 24%、銷額 29% 的占有率,毫無爭議地登頂中國電視市場雙冠王。然而,在這輝煌成績的背后,海信電視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。
電視行業已步入成熟階段,市場逐漸飽和,增長空間愈發有限,國內外電視品牌的雙重競爭壓力壓得海信喘不過氣來。
存量競爭,著急求變
曾經作為家庭娛樂核心的電視,如今正悄然退居“客廳背景板”的角色,銷量增速一年不如一年。奧維云網(AVC)推總數據顯示,2022-2024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持續下滑,同比分別下降5.2%、13.6%、1.8%。
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,主要是供給過剩、需求疲軟以及替代品沖擊。
從供給端來看,智能電視市場早已呈現出飽和甚至過剩的態勢。眾多品牌的激烈角逐,使得產能不斷擴張,供大于求的矛盾便愈發尖銳,這種過剩不僅體現在產品數量上,更反映在同質化嚴重的問題上。
從需求端來看,消費者在選購電視時變得愈發謹慎,不再輕易為新產品買單。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,消費者消費更加理性,對非必要支出持保守態度,而且智能電視的技術升級雖然不斷推進,但并未很好的提升使用體驗,難以讓消費者產生為新技術買單的沖動。
此外,投影儀、智能手機和平板崛起,讓傳統電視機丟失了不少份額。投影儀憑借其可實現超大屏幕尺寸、安裝靈活、對空間要求低等優勢,逐漸在家庭娛樂市場中嶄露頭角;智能手機和平板則憑借其便攜性、多功能性以及豐富的內容生態,分流了智能電視的潛在用戶群體。
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,以海信電視為代表的電視品牌紛紛求變,試圖在困境中找到突圍之路。
一方面,智能電視品牌加大前沿技術上的投入,持續在顯示技術、畫質處理、智能交互等關鍵領域深耕細作,同時加強與內容提供商的合作,打造豐富多元的內容生態,試圖通過優質內容和高智能產品吸引用戶回歸電視大屏。
另一方面,智能電視品牌通過深度布局海外市場,構建“國內基本盤+海外增長極”的雙輪驅動格局,試圖在全球賽道上復制甚至超越其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,再造一條支撐長期增長的第二曲線。
總之,智能電視行業正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,只有積極求變、勇于創新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。
國內外雙重競爭壓力
智能電視市場競爭激烈,無論是國內還是在海外,海信的每一步擴張,都困難重重。在國內市場,眾多本土品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,大打價格戰、技術戰,硝煙之下,海信家電持續承壓。
一是,國內傳統家電巨頭海爾、美的通過全品類生態整合搶占家庭場景入口。海爾用“智慧家庭大腦”串聯起冰箱、空調與電視,美的以“全屋智能場景”將家電納入統一生態,這些全品類巨頭正用生態網將電視邊緣化。
二是,小米等互聯網品牌以“高質平價”快速收割價格敏感人群,同時依托“人車家全場景”戰略,深度聯動小米電視與手機、音箱及其他智能家電,極大提升了用戶使用粘性。
QuestMobile2025年全景生態流量半年報告顯示,智能電視的表現格外亮眼活躍設備量攀升至2.88億臺。小米電視以6008萬臺的活躍設備量獨占鰲頭,創維與海信作為傳統電視品牌的代表,活躍設備量分別為4451萬臺與4416萬臺,同樣表現出色,不過略有下降。
三是,創維、TCL 等傳統家電巨頭在技術與營銷上發力,不斷推出新產品,積極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。
洛圖科技數據顯示,2024年75吋電視銷量占比達23.2%,超越占比19.7%的65吋,成為新晉第一大尺寸。2024年TCL75吋以上大屏電視出貨量同比增長39.8%,同時85寸和98吋電視TCL也拿到了出貨量全球第一的好成績。
在國際市場,三星、LG等知名品牌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、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完善的全球銷售網絡,長期占據著高端市場的主導地位,對海信電視的全球化進程形成了巨大阻礙。
比如:三星占據全球高端電視 40% 以上的份額,其量子點顯示技術的色彩純度至今仍是行業標桿;LG Display 的 OLED 面板供應幾乎卡住全球高端電視的咽喉,自家LG電視在歐美市場的品牌認知度遠超海信……
以至于,盡管海信的全球化布局雖已覆蓋 30 余個國家,但在高端市場仍難逃“次級選擇”的標簽,僅海信100吋電視依靠大屏賽道的先發優勢,實現了銷量領先。在歐洲市場,海信激光電視因安裝條件限制難以進入主流家庭;在北美,其智能系統與當地流媒體平臺的適配性仍遜于三星、LG。
總之,家電行業的競爭早已進入“巷戰”階段,海信的真正考驗不在于能否守住現有份額,而在于能否在國內外巨頭的夾擊中殺出一條血路,并在突圍之后繼續奔跑。
夯實競爭力是關鍵
作為中國頭部家電品牌,海信電視競爭力不言而喻。但智能電視市場日新月異,海信電視如何在技術迭代加速、消費需求多元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?
首先,智能電視行業大屏化、高端化、場景化、智能化趨勢愈發顯著,海信電視需進一步強化技術創新,加大在人工智能、8K 超高清、量子點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,保持技術領先優勢。
據了解,2025年以來海信視像已公布的國際專利申請29個,較去年同期減少了9.38%。結合公司2024年年報財務數據,2024年公司在研發方面投入了23.74億元,同比減0.19%,研發投入力度需要加強。
其次,國內電視市場已進入存量血拼階段,海信電視需要持續優化全球化布局,加強供應鏈管理提升運營效率,挖掘新的增長點。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,2025年全球電視市場規模將達2926億美元,復合增長率11.8%。
再有,海信需積極拓展新市場、新渠道,挖掘新興市場的潛力,加強與電商平臺的合作,提高市場覆蓋率。
與此同時,繼續借助國際頂級賽事等平臺,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,塑造高端品牌形象。比如:2025 年,海信以 FIFA 世俱杯全球官方贊助商身份推出定制電視,并首發業內唯一“AI 全景世俱杯”。
唯有如此,海信電視才能在巨頭環伺的競爭中,由守轉攻、反客為主,最終讓“中國海信”升維為全球科技品牌。
1.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
2.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TMT觀察網"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。